IP信令網引入策略
任正彥 2008/01/28
摘要 IP化是核心網絡發(fā)展的大趨勢。隨著媒體流的承載IP化,信令消息承載的IP化也成為關注的重點問題。本文將以中國移動某省的信令網解決方案為例,闡述IP信令網的引入策略。圖1 R4軟交換中的信令
IP信令網引入驅動力來自以下兩點:
(1)分組化要求
分組化是網絡發(fā)展的必然趨勢。暨核心網IP化后,No.7信令網也采用IP承載,統(tǒng)一網絡的承載方式,有利于簡化網絡結構和協(xié)議種類。
(2)帶寬要求
傳統(tǒng)的七號信令網帶寬有限,兩個信令點之間最大帶寬是16*2M=32M。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,以及新業(yè)務的發(fā)展,傳統(tǒng)的TDM鏈路最終會出現帶寬瓶頸。同時受物理資源的限制,點到點連接占用大量中繼資源,這也使現有信令網擴容相對困難。而在采用IP技術承載后,可以方便靈活地擴展信令節(jié)點間帶寬,可以降低傳輸資源管理的復雜程度,并可能打破TDM鏈路組支持鏈路數量的限制。
2、IP信令網概念
IP信令網是指利用IP作為承載技術,來傳送No.7信令消息的網絡。IP信令網由IP SEP和IP STP組成。
IP SEP(提供IP信令接口的信令點):
圖2 A省信令網組織結構圖
當前A省信令網面臨兩大問題:一是省會LSTP鏈路占用已接近設備的最大值,信令業(yè)務量仍在增長;二是A省HSTP到B省HSTP已開滿16個2M鏈路,達到了No.7信令帶寬的最大值。
為解決這兩個問題考慮引入IP STP。按照疊加方式的網絡組織如下:IP STP與其它省IP STP組建單獨IP信令網,與目前省內TDM信令網互相獨立。A省全省提供IP接口的網元(MSC
Server,彩鈴等)以IP鏈路接入IP STP(參見圖3)。
圖3 疊加方式的信令網組織結構圖
按照混合方式的網絡組織如下:作為TDM信令網的補充,IP STP和TDM STP共同承擔省會匯接區(qū)的業(yè)務。IP
STP只接入省會匯接區(qū)的網元。
IP STP與現有省內的TDM STP分別開通B鏈路(TDM),與1對省際HSTP開通D鏈路(TDM)。
IP STP兼做L/HSTP。IP STP同時與B省HSTP開通B鏈路。省會匯接區(qū)到B省的省際長途業(yè)務直接通過IP
STP疏通,不再走本省HSTP。(這樣減輕了A省HSTP的負擔,解決了它到B省HSTP已開滿16條2M的B鏈路,無法增開鏈路的問題)。
圖4 混合方式的信令網組織結構圖
疊加、混合兩種方式的比較見表1。
泰爾網
基于RSVP-TE組播信令協(xié)議在ASON中的實現 2007-12-27 |
建設V2oIP該如何選擇信令標準 2007-09-05 |
七號信令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在網絡接通率上的應用 2007-08-16 |
信令網關實現IMS與CS域互通 2007-05-22 |
中繼信令網關在軟交換中的應用與分析 2007-05-09 |